7月21日,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灭绝。这一中国的特有种和长江的旗舰物种,就这样和我们无声地说了再见。如果没有奇迹出现的话,以后我们就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白鲟的标本,而再也没有机会见到活着的白鲟了。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北京时间2022年7月21日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经灭绝,长江鲟(达氏鲟)则是因为未能发现除增殖放流种群外的幼鱼而被评估为野外灭绝。全球范围内,裸腹鲟多瑙河种群灭绝。红色名录同时提升了其他7种鲟鱼的保护等级。
IUCN全球鲟鱼再评估结果显示,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其中约2/3的鲟鱼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河流和淡水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和自然至关重要,但全球淡水生物多样性却在持续丧失,河流生态不断退化。IUCN鲟鱼专家组主席艾纳·路维(Arne Ludwig)表示,“结果令人震惊和悲伤的,但却在意料之中。评估表明鲟鱼仍然无法摘掉‘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这一头衔。”
报告同时指出,在全球范围内,鲟鱼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野生鱼子酱和鱼肉的非法贸易带来了非法捕捞,水坝阻断了它们的迁移路线,不可持续的沙石开采破坏了它们的产卵场,以及栖息地丧失。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根据物种数目的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等规则分类,最高级别是“灭绝”,然后依次是“野外灭绝”,“极危”,“濒危”和“易危”等。
上一次发现长江白鲟还是2003年
白鲟是长江里食物链的顶层物种,据公开资料显示,白鲟体长通常为2-3米,体重200-300千克,游速迅疾。最大个体甚至可以长至七八米,有“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
白鲟和长江中华鲟一样,是距今已有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古代鱼类之一。长江一共有三种原生鲟鱼,白鲟、长江鲟和中华鲟。除了中华鲟数量尚存较多,暂无灭绝之忧外,白鲟已经完全灭绝,长江鲟只有人工繁育种群,野外灭绝。很多人在长江中意外捕捉到的鲟鱼基本都是中华鲟和俄罗斯鲟了。无论是白鲟和长江鲟都不见踪迹了。
2003年大年初一,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最后一次救助一条长江白鲟,并且给这条白鲟装上超声波跟踪器然后放流长江,但宜宾江段水流速太大,跟踪船不幸触礁后信号丢失。两天以后,跟踪船成功修复,可是却再也没有了这条白鲟的跟踪信号。
“我们从屏山找到长江口上海,小快艇开了整个长江干流和金沙江下游,6年时间沿江寻找了8次,均无果!悲伤!”工作人员如此回忆到。在当时,没有人能想到这可能是人们最后一次发现长江白鲟,失去这一条鱼,意味着失去了白鲟这整个物种。
2003年至今,科研人员没有再发现过白鲟,也没有其人工养殖个体存留。此前,人们还抱有一线期待。“有渔民认为,长江某些水域还幸存有白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说:“白鲟目前没有长期养活的案例,也没有人工养殖的留存下来。”他养活过的白鲟最长存活期为29天,是2002年南京江段救助的一尾白鲟。
白鲟为何无法实现人工繁殖?危起伟解释:一是当时交通条件不便,接到渔民误捕信息后赶到现场时,白鲟多已奄奄一息;二是当时科研条件有限,养殖白鲟需要近20米直径的池子,而且对水体要求很高,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
“等到我们有能力去了解和帮助它时,它(白鲟)却再没有出现了。”危起伟遗憾地说。
“白鲟的灭绝以及长江鲟的野外灭绝为我们敲响了警钟”,WWF北京代表处副总干事周非表示,“这次红色名录更新结果提醒我们需要通过抢救性保护来扭转淡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更需要规划和实施系统性保护措施解决长期威胁,仅靠人工措施和单个部门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帮助长江鲟早日‘降级’,更好地守护江海洄游的中华鲟,共创江海生态系统的美好未来。”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